轉載: 李嘉誠談 做人‧做事‧做生意
做人篇
第1章 未學做事,先學做人
一個體面的人,一個有尊嚴的人,一個彬彬有禮的人,一個和善可親的人,到處都會受到人們的歡迎,凡是與他們交往的人,也都會覺得親切愉快。一個人一旦擁有了這種品格,那無疑為自己增添了無窮的成功的機緣。這就是李嘉誠成功做人的奧秘。
【利用人生的挫折】
有人說,傳統文化與商業文化大相徑庭,水火不容。成為商界鉅子的李嘉誠,卻能將這兩者很好地結合成一體。在物欲橫流的商業社會,他表現出了一個中國人應有的傳統美德。
這種傳統美德是李嘉誠為人處事的基礎,並由此延展為他從商的準則。而這些都得益於他父親的早期薰陶。
一九二八年七月二十九日,李嘉誠出生於廣東省潮安縣府城(現潮州市湘橋區)面線巷一書香世家。
一九四○年初,為逃避日軍侵略戰禍,十一歲的李嘉誠隨家人輾轉遷徙香港。
「未學經商,先學做人」,這是李嘉誠經常說的一句話。李嘉誠的父親、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李雲經面對現實,攜長子李嘉誠果決地走出象牙塔。他要求李嘉誠首先「學做香港人」。
首要的交際工具是語言。香港的大眾語言是廣州話。廣州話屬粵方言,潮汕話屬閩南方言,彼此互不相通。香港的官方語言是英語,這是進入香港社會的一種重要的語言工具。
李雲經要求李嘉誠必須攻克這兩種語言。一來立足香港社會;二來可以直接從事國際交流。將來假若出人頭地,還可以身登龍門,躋身香港上流社會。
李嘉誠謹遵父旨,勤學苦練。即使後來因父親過早病故,李嘉誠輟學到茶樓、到中南鐘錶公司當學徒,每天十多個小時的辛苦工作後,他也從不間斷業餘學習廣州話和英語。
試想,如果不懂廣州話,且不說難以在商場自由交往,就是生存品質也要大打折扣,賺錢又從何談起?
英語更給李嘉誠帶來了無法估量的巨大財富。長江塑膠廠創業的過程中,李嘉誠就憑一口流利的英語與外商直接接洽,從而贏得了使長江塑膠廠起飛的訂單。而李嘉誠之所以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「塑膠花大王」,其契機就源自李嘉誠從英文版的《塑膠》雜誌獲取了可貴的資訊。至於李嘉誠後來大規模的跨國經營,就更離不開英語了。
我們可以假設,李嘉誠只會說他的潮汕話,那他的商業活動就最多只局限於潮籍人士。他即使成功,也是很有限了。
一九四三年,李雲經英年早逝。他沒有給李嘉誠留下一文錢,相反,給李嘉誠留下一副家庭的重擔。但李雲經卻給李嘉誠留下了終生受益的豐厚遺產,那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。
李雲經臨終前,哽咽著對李嘉誠說了兩句話:「阿誠,這個家從此靠你了,你要把它維持下去啊!」、「阿誠,阿爸對不起你……」
正是因為對父親的承諾和對家庭的責任,年僅十四歲的李嘉誠謝絕了舅父繼續供他上中學的好意,毅然決然地輟學求職。他要掙錢,他要掙好多好多的錢。十四歲的他只有一個信念,就是要養活母親和弟妹。殘酷的生計,迫使李嘉誠別無選擇地走上從商之路。
李嘉誠的理想是當一個教育家,而不是商人,如果不是迫於無奈,他是不會去從商的。李嘉誠後來回憶說,就是立業之初,他的理想依然是「賺一大筆錢,然後再去從事教育」。
由此可見,李嘉誠從商實在是身不由己、逼上梁山。這也許就是時勢造英雄。別無選擇使李嘉誠義無反顧,商海搏擊之後,他終於成為香港首富、世界華人首富。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人生遭遇的反作用力是多麼巨大,因此可以得到啟迪:我們應該正視並且利用人生的挫折,甚至應該自加壓力,以此激發出自身的巨大潛能。
此外,父親還教給李嘉誠豐富而珍貴的做人道理。比如「貧窮志不移」、「做人需有骨氣」、「求人不如求己」、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」、「不義富且貴,於我如浮雲」、「失意不灰心,得意莫忘形」、「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」等等。
父親的薰陶和遺訓,李嘉誠永志不忘,並延展為從商的準則。因此,李嘉誠在香港乃至國際商界樹立起良好的大家風範,並因其恪守商業道德而贏得了高度的信譽。這千金難買的信譽又回饋了李嘉誠無數的生意和財富。
【經商先做人】
做人是一門藝術,經商也是藝術。是藝術就要揣摩,就需加以領會和感悟。
從表面上來看,做人與經商是兩回事:做人要誠實,經商則多變。但誠實中不妨有些靈活,多變中亦不可丟失本分。
在實際生活和具體工作中,人道和商道不可分割,一個是筆,一個是顏料,顏料調得好,才能畫出美麗的圖畫。
先說經商。在今天,做商人是自豪的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,商人的地位越來越重要,這已是大家的共識。只有認真研究社會、經濟、人生,才能有把握做好生意。
做生意,要巧妙地運用誠實。要在適當的時候,以適當的方式,對適當的人講適當的內情。虛偽、圓滑不可養成習性。你因為講了一些圓滑的話語,即使講的是真話也無人相信;你講的總是誠實懇切的話,偶爾不慎講一次不實際的話,別人也會認為是真話。
做生意,要敢於暴露自身的弱點,不要顯得什麼都行,可以包打天下。
做生意,要不怕顯示謙卑的態度。與顧客談判時,謙卑也是起跑線。銷售是求人,求人是劣勢,劣勢就要謙卑。人們有一種傳統意識:希望你比他低、求他,他才肯說明你。如果心理上總想勝過別人,以氣勢壓人,談判就不會成功。但謙卑也不要過分,過分了會讓人感到肉麻、討厭。
做生意,要善於發現對方的特點。人們都希望你尊重他的特長,你應該在事前就儘量搜集對方的各種資訊,找出他引以為榮的特長來。然後,你就有意識地抬高他這一點,讓他高興、滿足,讓他感到你理解他、欣賞他。如果遇到知識豐富的對手,你就要調動所有知識與他溝通。
再說做人。生意場上,個人的性格魅力很重要。為什麼同時有兩個經理,別人只願與其中一個打交道,這是有原因的。商場上講信義,做人不要含糊,要豪爽。即使不豪爽,也要憨厚。處處耍小聰明,終究成不了大氣候。
做人要胸懷寬廣,目標長遠。胸懷寬廣與目標的遠大關係密切。有了寬廣的胸懷才能招賢納才,有了遠大的目標就不會被一般的瑣事干擾。
做人要寬容,要善於對待不同意見,要能夠理解上司或者部下的苦衷。任何時候,善良都是很重要的。人有時候要不怕吃虧,吃虧也許能得到大家的支持。名譽暫時受損也不要緊,要知道誰笑到最後,誰才笑得最好。
做人要興趣專一。想做成一件事,就要捨棄許多嗜好。不要因為嗜好而任自己的精力和時間隨意抛灑。很難相信生活上處處瀟灑的人能把事業做得很成功。刻苦做事,往往會被人譏笑為「苦行僧」,但成功在自己腳下,歡樂在我們心中。當你站在山頂上的時候,自會得到別人的掌聲和敬仰。
做人要注意修養。修養有兩個方面:一是生活經驗、理論知識的累積;一是服裝穿著、風度氣質的訓練。現在經商的人,最大的缺點是讀書少,因此要見縫插針多學習,使自己的知識和視野始終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。知識豐富了,講話才有水準,才能與別人交流。再就是講究言談舉止、姿態修飾,如果坐在那兒腿腳亂晃,菸頭亂扔,一看就是缺少社交素養。彬彬有禮、不亢不卑,才會顯出大家風範。
人格力量,決定經商的成敗。
資料來源:大都會文化‧行銷管理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