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己是自己的貴人

謙虛不是美德,勇敢展現霸氣
對現在工作者來說,壓力是常態,每個人都必須學習在高度競爭的社會中自處。面對競爭,應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?暢銷書作家吳若權在最新出版的書中,有一番另類見解,卻更貼近現實。
忠於自己的選擇,才有快樂
走進人潮擁擠的車站,看著所有人努力推擠上車,你會有何反應?有一種人是「故作優雅」,心裡計較得很,嘴角卻還能掛著微笑,雖不和人推擠,但其實很不甘願。正因為表裡不一,所以充滿怨言。另一種人則是「真心禮讓」,反正不急,上得了車就好。還有一種人,雖然想爭先,但知道自己搶不過別人,所以乾脆放棄,最後一個上車。雖然不覺得快樂,但至少不會頭破血流。
同樣是最後一個上車的人,卻有各種不同心態的選擇。但重要的是,你必須知道這個決定是出於自己的選擇,下車以後,才能找回自己的尊嚴和快樂。
隨人生起落調整心態,有攻有守
談到競爭力,大家都怕落後。贏在起跑線,未必能領先到最後。
具有「定型心態」的人,認為凡事決定於個人的條件,時時都想向別人證明自己有多行。具有「成長心態」的人,則相信凡事透過學習就會有進步,持續改善自己就會成功。搭車願意排隊的人,不爭先恐後,不急著向別人證明自己當下的成功,所以就不會被眼前的順境或逆境限制,他們追求的是未來的成長。
但關鍵是,該展現自信的時候,絕不能「客氣」。
決定自己的位置,為成敗負責
2007年最後一場比賽,王建民在全場的噓聲中慢慢走下投手丘。當時他以極微小的音量對記者說:「很難過,明年再重新來過。」
所有球迷都心有不捨,但專業球評家卻一針見血指出,建仔崩盤,答案在心態。王建民曾謙稱:「人人都是王牌投手。」但專業球評家則認為,謙虛固然是美德,但在弱肉強食的職棒場域,這表示他對承擔重責感到不安。
戰場上需要的是「殺氣」、「霸氣」,有時甚至能因此「不戰而屈敵之兵」。對於個性好、脾氣好的人來說,最後的決勝關鍵不在於技術,反而是協調兩個不同個性的自己。
面對有挑戰性的目標時,你內心的想法是什麼?
‧「我一定會做到!」
‧「讓我試試看!」
‧「不可能吧?」
只有第1種比較接近成功。如果只是一味地埋頭苦幹,卻沒有「我一定會做到!」的意識,所有努力都將會是「事倍功半」。
在高度競爭的社會,所有人都得學習在不同場合以不同心態自處,這是很重要的功課。不論志在必得,還是不忮不求,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、該站在什麼位置,就不會患得患失、爭先恐後。
《從草莓變荔枝》
作者:吳若權
出版公司:時報出版
出版日期:2008年6月